1月22日,深圳的中小学已经迎来寒假,假期生活虽然愉快,但放假期间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让孩子们在节日的热闹气氛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在新年来临之前,由安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青英护苗”志愿大行动走进深圳龙盛学校,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来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过年安全课。本次活动也是安利志愿者第四次带着自护安全课程走进龙盛学校,此前进行的交通安全、地震安全、防火安全课程都受到了师生及家长们的欢迎。
孩子们在安利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过年安全儿歌”。
活动:安全教育走进课堂
本次过年安全自护课堂由40分钟的课内学习和40分钟的情景演练组成,安利志愿者组织了龙盛学校近200名小学生们参与。在课堂上,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述了安全燃放鞭炮、人员聚集公共场所安全、家居安全、交通安全等四方面的注意事项,还介绍了一些过年期间最 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应对办法。例如,过年期间,孩子们都会和家人一起去商场、庙会、灯会、花会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为了防止走失一定要和家人在一起,注意随身携带联系卡,一旦走失也不惊慌原地耐心等待,及时向警察和工作人员求救。万一发生踩踏事件,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不能弯腰系鞋带、捡东西。
课堂上,一首朗朗上口的《过年安全儿歌》很受孩子们喜欢:“假如小炮灼伤手,冷水冲洗先自救。炮灰不慎进眼睛,不要揉眼找医生……”为了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课后,安利志愿者和老师们在操场上组织了情景演练表演。志愿者给出了两种情景让孩子们模拟演出,一是拥挤人群中如何保护自己?二是走失了该怎么办?通过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的代表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孩子们在安利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过年安全儿歌”。
建议:安全教育应成常设课程
据公安部交管局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少年儿童安全教育调查显示,在1万多名受访者中,近80%的人赞同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常设课程。
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青英护苗”自护教育进校园的活动,这是一项专为安利的青英荟志愿者量身打造的全新公益项目。此项目将汇聚老师、家长以及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活动,向在校儿童传授安全自护知识,组织自护训练营,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从2013年3月起,“青英护苗”志愿大行动在北京、成都、沈阳、深圳、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为试点陆续展开,主题涉及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风、防雷、防溺水、防火、防烫伤等与儿童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