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第五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届研讨会主题为“儿童早期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会上,安利公益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黄德荫发表演讲。他介绍到,“为5加油”将以营养片干预、食育教育的形式直接快速地改善贫困儿童营养状况,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
如下为讲话全文
安利公益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黄德荫讲话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安利公益基金会参加本次活动,和大家分享我们在儿童营养领域的实践探索。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情况。安利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第一家由民政部主管、具有跨国企业背景的非公募基金会,我们主要的帮扶对象是贫困儿童,特别是在儿童营养领域,在过去5年中,我们持续开展了“春苗营养计划”等多个项目,总计受益儿童超过254万名。
今天,在这里,我非常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学前儿童的营养问题,希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让这个问题得到更大的社会关注与支持。因为,3-5岁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改善已经刻不容缓。
就在今年6月,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心理所等机构,在西部某贫困县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在70个幼儿园检测近2000名孩子,他们生长迟缓率达到17%,贫血率更是高达38%,认知能力等发育指标比全国平均水平晚2年,调研结果令人惊心。
然而,这样一批幼儿园的孩子,却又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目前,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贫困学生,营养补贴政策已经达到每天4元钱,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也开展了“营养包”的试点项目。恰恰是3-5岁这样一个群体,还没有政策的覆盖和支持,我们也几乎看不到社会公益项目在这个领域的投入。而这样的营养“断裂”,会让我们在儿童营养领域的投入事倍功半。
面对这样的挑战,安利公益基金会决定立刻行动。从2015年8月开始,我们联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启动了一项名为“为5加油”的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该项目的核心内容:是为贫困地区3-5岁儿童免费提供含有多种营养素的营养片,进行直接的营养干预与改善,同时辅助以培养健康卫生习惯的教育活动,帮助儿童身心智的平衡发展。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营养补充片这种形式?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发现这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在中国,存在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而且很多贫困地区的生活环境,还存在着饮食结构单一的问题,像宁夏的山沟里,孩子们常年就是吃土豆,没有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来提供,导致生长迟缓甚至贫血等疾病出现。在很多地方,家长和老师们还停留在让孩子们“吃饱”的阶段,对于如何让孩子“吃好”,如何实现营养的均衡,既没有意识,更没有知识。
我曾经听说,在有些山村幼儿园,老师们看到很多孩子由于缺乏营养,上课时经常打哈欠、精神不集中,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土办法,拿红糖水给孩子们补充营养。然而一碗红糖水,仅仅能给这些孩子一点点能量,营养补充是“力不能及”的。
为此,我们联合中国营养学会,依据新国标、按照学前儿童的体质需求,开发了一种营养咀嚼片,含有17种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而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食用安全、方便。今年,我们已经在5个省500多所幼儿园发放310万片,惠及儿童近1万名,根据幼教志愿者提供信息,超过95%儿童喜欢并接受这样的营养片的形式和口味。
其实,“为5加油”也是安利公司一项全球性的公益项目。从2009年到2016年,该项目已经在赞比亚、墨西哥等15个国家开展。项目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提供这样的营养支持,6个月的成效就非常显著。儿童贫血改善率大于85%,儿童生长迟缓率降低20%,儿童行为能力显著提高,变得更为活跃,乐于与人交谈,学习兴趣增强。
各位专家,儿童营养问题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国家的扶贫大政,具有重要的关联意义。儿童营养贫困,不仅仅会损害孩子们的身心成长,而且会造成“营养贫困的代际传递”,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给国家劳动力、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以解决儿童营养问题为切入点的“营养扶贫”,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扶贫领域。这也是安利公益基金会未来5年积极投身的公益领域。
最后,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则有趣的活动来结束我的报告。在今年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期间,安利公益基金会开展了一项“头顶食物,为5加油”活动,用一句“贫困儿童与健康就差一个食物的距离”号召公众用行动来帮助贫困儿童,这项活动在一周时间内吸引7万多名公众参与,筹集捐款126万;“为5加油”项目也引发了央视新闻、新华社等多家权威媒体的跟踪报道。
我想说的是,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儿童早期营养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同关注和推动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因为只有全社会的关注与投入,才能真正解决这个挑战。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机构与我们携手,共同探索创新式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对学前儿童营养问题的关注,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从中受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