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组织志愿者督导落实“春苗营养计划”

来源:河北日报


志愿者正在记录学生们的就餐情况。


  “食堂什么最好吃?”“韭菜鸡蛋馅饺子。”在赤城县三道川小学,面对志愿者的提问,一名四年级学生脱口而出。这是5月23日来自安利基金会的志愿者督导张家口“春苗营养厨房”项目落地情况时的情景。该校赵校长说,项目启动后,安利为食堂配备了各种硬件设备,一些之前不易保鲜的肉蛋蔬菜出现在学校食谱上,学生们的伙食得到了明显改善。

  有调查显示,我国儿童的营养不良率在大城市低于1%,而在贫困地区的农村超过30%。贫困地区农村学龄儿童发育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据安利河北分公司公共事务经理武志国介绍,“春苗营养计划”致力于改善中西部省份留守儿童集中的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此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计划3年内投入5000万元,为中西部10个省份的贫困地区小学配备了1000个“春苗营养厨房”,受益儿童将达到50万。

  目前,我省共有10所张家口的学校被纳入该计划。为了不让公益仅停留在捐赠上,安利公益基金会建立了志愿者监督体系:每10个志愿者成立一个监督小组,负责项目落地学校厨房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并保证每年至少一次的调查抽检。调查结果最终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安利公益基金会,为后续投入计划做指导。

  在赤城县百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位小学生告诉志愿者,从前一下课就急着往食堂跑,因为“去晚了饭菜就凉了”,现在不用着急了,“什么时候去都是热乎乎的。”食堂每份饭菜的量都较足,学生花上1.5元到2元就能吃饱。校长董振跃介绍说,由于地处山区,一些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10公里,全校一千多名学生一半需在学校住宿,不久前,学校合并扩建,寄宿生翻了一倍,“设备是按与学校原来规模配套的厨房配备的,尽管十分齐全,但现在数量明显不够用了。”志愿者们对校长反馈的情况一一作了记录,检查了厨房设备运转和管理状况,并与厨房管理员们就菜谱、菜价的制定,夏天厨房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武志国表示,在公益项目中引入志愿者监督机制,是希望每一笔投入都真正落到实处,而且通过监督走访,基金会可以根据各项目点反馈回来的实际成效,对进一步的资金追加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关阅读:

  这个计划,为春苗成长送营养

  学生娃吃上“放心餐”

  “督导”行动背后的春苗营养计划模式

  春苗营养计划,让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