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研讨会”上,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汉湘表示,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目前尚无成型的经验可借鉴,因此需要搭建一个政府、企业、学研相结合的互助平台,以切实改善我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问题。
敬一丹等24名全国政协委员曾提交《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保障制度的提案》。提案称,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至2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委员们建议,全国人大在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应从法律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公安、教育、卫生、民政、城建等部门,要加快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各种城乡隔离制度。建议教育部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强化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和管理,构建学校监护网。
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雪梅分析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涉及劳动、用工、“三农”、教育、监护制度与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问题。目前对留守儿童的保护还缺少针对性、综合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明显滞后,而且缺少可操作性。完善对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保障。建议加快对不适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修订、制定,如户籍法律制度、教育政策等。切实将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原则纳入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修订中,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权益、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消除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歧视,增强法规政策的适时性与可操作性,有效保障这些条款的实施。